OpenAI未來五年將向甲骨文(Oracle)采購高達3,000億美元(逾新臺幣9兆元)的算力,雙方已完成簽約。業界預期,甲骨文為履約勢必大舉擴建AI服務器,而鴻海(2317)、神達等主要供貨商有望迎來訂單潮。
這筆高達3,000億美元的訂單,相當于OpenAI年營收(約100億美元)的30倍,被認為可能是AI產業史上最大規模的算力交易案。消息帶動甲骨文股價10日狂飆35.95%,創下1992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市值一舉沖上9,330億美元,超越摩根大通,成為全球第12大市值公司。
市場分析指出,隨著大單到手,甲骨文將加速擴展AI服務器產能,并持續委由鴻海、神達等合作伙伴代工生產。鴻海目前是甲骨文最大服務器供貨商,預期將是最大受惠者;神達旗下的神云事業去年第4季已開始承接甲骨文項目,同樣將因訂單增加而獲利。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與甲骨文同為美國川普政府推動的AI基礎建設「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合作伙伴,未來鴻海也有望深度參與該項目,強化三方合作關系。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這份合約將自2027年起生效,被視為一場高風險豪賭。OpenAI今年6月才公布年營收約100億美元,遠低于其年度支出600億美元的規模;而甲骨文則將未來營收的重心押在OpenAI身上,甚至可能需要舉債采購AI芯片,以滿足龐大運算需求。
事實上,甲骨文早在6月文件中便暗示此交易,透露自2027年起,每年將從該合約帶來逾300億美元營收。甲骨文最新財報也顯示,「剩余履約義務」(RPO)在截至8月底的會計年度第1季攀升至4,55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四倍,規模約為Google的四倍,顯示其云端業務成長潛力已可望超越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