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植物園位于臺北市西南側中正區南海路上,占地廣闊、綠蔭密布,宛如小型森林;植物園占地約8公頃,園區內之建筑與植物種類已遠超過以往盛況,搜羅之植物多達1500余種,臺北植物園內堪稱一座豐富的植物教室;臺北植物園內并有二級古跡布政使司衙門和植物標本館供民眾參觀;臺北植物園與歷史博物館、藝術館等形成一文教中心,故有南海學園之雅號。
植物園自1921年創設以來,就是很多臺北人記憶中一部份,閑時來此佇足小憩,不論夏天的荷花、冬日的落葉,都是許多人美好的回憶。植物園附屬于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西元1921年1月22日,正式發布林業試驗場本場基地為植物園。到1930年左右,園內已栽種1120種植物,其中泰半為國外引進者,對于學術及自然科學之教育貢獻極大。然而在二次大戰期間,園區樹木枯損殆盡。光復后,將園區重行整理,同時積極引進各式國外樹種栽植。至今,園區內之建筑與植物種類已遠超過以往盛況,搜羅之植物多達千余種。
臺北植物園依植物分類系統與習性分區,每個區域以不同的主題呈現,并且設有解說牌,介紹琳瑯滿目的奇花異卉,例如荷花池、十二生肖區、多肉植物區、蕨類植物區、詩經植物區、民俗植物區、棕櫚科區等等,以增加展示的系統性,也方便民眾參觀學習;大門挺立高挑的是肯氏南洋杉,宏偉氣派,象征這一片生機盎然,尤其是荷花綻放時節,含艷帶露葉浪起伏,總是吸引眾人的駐足流連,更有愛好藝術工作者,捕捉精彩消縱即逝的畫面,激蕩出文情并茂的杰作,也是啟發靈感的泉源!臺北植物園在園區中也規劃導覽步道,架高的木棧道與林間小碎石道讓前來的民眾可以依循步道的路線參觀,更能融入游園的氣氛。
植物展示區現區分為17個分區,分別展示各類植物。全區水塘依展示目的植物種類和用途區分成9區,并引進世界重要水生植物,營建具多樣性種類的水生植物池。由于都會區內鮮少綠地,植物園區內自然成為游客休憩踏青的場所,尤其東鄰歷史博物館、科學館、藝術館等文教機構,構成都會區內著名的南海學園。
西元1896年日本占據臺灣時先在小南門外空地辟建苗圃,面積不到5公頃,后來由林業試驗場管理、購地高達到15公頃,分別自臺灣各地或日本采運的母樹種植,并插名牌以資普及植物教育;西元1921年中央研究所成立,將苗圃正式改名為臺北植物園,且從全世界多方面收集樹種培育,到西元1930年左右,植物園內已栽種1120種植物;可惜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園區建設中輟,樹木枯萎殆盡,至臺灣光復后林業試驗所將園區重行整理,同時積極引種栽植,逐漸成為今日臺北植物園的盛況。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營業(開放)時間:上午4:00至下午10:00。
交通前往:
1.公車:搭乘1、204、242、259公車至植物園站即可到達臺北植物園。
2.客運:搭乘臺汽客運往植物園方向之12號班車至植物園站即可到達臺北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