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有三大名產:溫泉、酒家菜與那卡西,其中又以溫泉名聞遐邇,柯P甫上任之際,就曾私下帶著愛妻陳佩琪到此泡溫泉,還讓此一溫泉旅館一夕爆紅。而近日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也發布一項調查顯示,
北投溫泉在今年上半年深受國際旅客喜愛,首度成為臺北市前十大國際旅客造訪之地。
這個懷古又帶點世外桃源的北投溫泉區,十月底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大事─北投溫泉季;同時,北投溫泉博物館也將舉辦17周年館慶活動,加上眷村文化節今年選定在北投中心新村落腳,這時候不去北投,還能去哪兒呢。于是乎,雖然活動還沒有開始,但趁著秋高氣爽的好日子,揪著老北投人先沖到北投一探究竟。
第一站:臺北溫泉季之撞轎儀式
盛大的臺北溫泉季將從10月29日開跑,一直持續到11月2日,睽違4年的日本四國松山市道后八町秋男子祭再次強勢回歸,其中的撞轎活動更是眾所矚目。據說此次松山市邀請一百八十名壯漢來臺,陣容更加壯觀浩大。
此次撞轎活動將連續舉辦三天,分別為10月30日下午3時、10月31日早上9時以及11月1日下午3時半,從捷運新北投站廣場啟程,繞行大業路和光明路。
至于為何要撞神轎?典故起源于日本江戶時代,用意是慶祝豐收。祭典當天神明會端坐在神轎內,藉由撞轎過程的互相碰撞,搖動神轎里的神器,發動神威,就可讓神明知道后代子孫正為祂舉辦盛大祭典。
另外,由孫翠鳳領銜的知名歌仔戲團明華園今年持續共襄盛舉,10月31日晚上七點半在北投七星公園開演,足足兩個小時的戲碼,足以讓臺下觀眾充分感受本土野臺戲的獨特風味。
第二站:北投市場
若是欣賞完充滿著力與美的撞轎儀式,不妨花個10多分鐘的時間,沿著光明路走到北投市場,來個純臺式的美食饗宴。首先會經過的,是在地人指引的北投明泉紅茶。看到請依序排隊……的招牌,就知道此店人氣之旺盛。在秋老虎發威的日子,一杯清涼的飲料就是正解。
當然單單喝飲料撫慰不了饑腸轆轆的肚子,老北投人特地帶我們造訪上全肉羹和矮仔財鹵肉飯嘗美味。上全肉羹漿薄餡扎實,嚼勁十足且香味濃郁,吃肉羹面當正餐,老北投人笑稱是種呷粗飽的概念。矮仔財鹵肉飯早就想一嘗為快,但之前來時排隊人潮一路從北投市場二樓魚貫地延伸到一樓,只能作罷,此次終于如愿以償。除了鹵肉飯外,排骨湯也是一絕,蘿卜燉煮得相當入味,且湯頭鮮甜回甘。
第三站:北投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全臺灣第一座綠建筑圖書館因身在林木茂密、生態環境豐富的北投公園里。這座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圖書館,曾于2012年被美國網站Flavorwire.com選為全球最25座公立圖書館之一。
一走進北投圖書館,立即被內部一股柔和的氛圍所吸引,友善的低書柜加上暖色系的燈光照映,書本垂手可得,有如平易近人的藝術品,讓人想好好待在這兒,然后一頭鉆進它們所建構出的鉛墨世界中。
第四站: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前身是在日據時代就享有盛名的溫泉公共浴場,外觀有著英國都鐸時期的鄉村建筑風格,沉穩的紅磚墻與黑瓦綠蔭相稱,是個可以讓人放松休憩的好地方。不過,北溫館并非一直都如此風光,北投溫泉浴場一度為無人問津的廢墟,如果不是北投小學一群師生在鄉土教學課程中重新發現了這座殘破的公共浴場,并經過師生及居民團體的熱心奔走,這棟三級古跡被保留下來,變身為今日的北投溫泉博物館,并成為外旅客認識北投的最佳場所。
位于一樓的羅馬浴池,拱柱環繞,當陽光穿過彩色玻璃,灑落出七彩倒影時,構建出臺北少有的異國情調。而今年北投溫泉博物館為了慶祝開館17周年,從10月31日至11月22日舉辦一起藝起系列活動,其中藝術家Aguce與無有打造出藝憶溫博?穿梭時光 大浴池藝術裝置,由當初廢墟中發掘出的對象組成,讓民眾重新認識溫博館過往戲劇性的轉變。
溫博館二樓則為和室格局,鋪有日式榻榻米地板,搭配著空氣中淡淡的溫泉味,昔日的氤氳時光,彷佛就在眼前重現。在館慶系列活動期間,二樓將擺掛小朋友彩繪之月琴,為古樸空間點綴著點點童趣。
第五站:梅庭
梅庭,建于日據昭和年代,曾是一代草圣、前監察院長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寓所,現為市定歷史性建筑,內展示許多于右任字畫,幅幅珍貴,是書法迷必定要前來朝圣之處。
排排字畫中,鼎泰豐油行五字赫然在列,據說是鼎泰豐創始人楊秉彛,向山西老鄉時任監察委員買電話之時,又拜托同鄰監委向于右任先生索了一幅字當招牌,這個招牌,四十多年來一直懸掛在信義店鼎泰豐的入口處,而由于右任揮毫的鼎泰豐后來也成為國際皆知的重要符號。
為了配合臺北溫泉季,梅庭今年于10月26日至11月29日期間,邀請臺灣月琴民謠協會在館中舉辦一系列展演活動,包括彩繪月琴裝置展、溫泉民謠音樂會、聽音樂會抽好禮等,讓游客在此有全新的體驗。
第六站:北投中心新村
北投中心新村聚落占地面積為1.4公頃,是繼寶藏巖聚落后,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登錄的第二個聚落,目前還在整頓發展中,盼能在舊建筑中蘊蓄出新的活力。
中心新村有幾大特色,第一、全臺灣唯一眷村內擁有溫泉公共浴室,當時情景是在公共浴室里享受著,村民滿頭熱氣,帶著紅潤走過…;第二、眷村中完整保留三種不同建物形式,一是政府來臺接收時期改建日軍留下的宿舍;一是宋美齡領導的婦聯會捐款所建;一是軍眷撥地自建列管的眷宅,類型多樣;第三、緊鄰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一墻之隔,眷戶多為其退休職員工及眷屬,至今仍關系密切。
舉辦多年的臺北眷村文化節,從10月31日至12月6日將移師北投中心新村熱鬧展開。一走進眷村大門,就可聽到南腔北調的鄉音,在鄰里巷弄間此起彼落地出現,有叫賣聲、有哼唱故鄉童謠的歌聲、有廣播的口號聲…重新開啟那些關于眷村聲音美好趣味的記憶;另外還有經典的童玩闖關游戲,像是打彈珠、跳房子、踢毽子等等,帶領游客回到童真年代。
而令人最引頸期盼的非眷村好食光莫屬,游客可親手制作蔥油餅、韭菜盒子等美味的面食點心,親身體會眷村點心里的美味與蘊含其中的人情味與家鄉味。因報名踴躍,據說已額滿,向隅的民眾,也無須失望,因為活動現場也將免費提供眷村美食點心,一定可趁興而來、盡興而歸。
第七站:地熱谷
地熱谷位于新北投公園旁中山路底左側的山谷洼地,昔日有磺泉玉霧的美稱,因終年彌漫硫磺蒸霧,使人聯想成恐怖的地獄,所以被取名為Zigokutani(日語),意為宛如地獄的山谷。本地居民稱之為磺水頭,但因偶爾有人誤踏谷底松軟濕地,失足跌倒而被燙傷,所以又被稱為地獄谷,現在地熱谷周邊已規劃完善步道及護欄,游人漫步其間,頗有騰云駕霧之感。
其實,地熱谷雖然底部有多處溫泉涌出,有硫磺氣味,熱氣彌漫;但是泉水非常清澈,微綠似玉,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玉泉谷,是日據時代臺灣八勝十二景之一。
第八站:普濟寺
位于北投區溫泉路上的普濟寺,由于地勢較高,參訪時得爬上兩段階梯,走在其間樹影參差斑駁,頗有禪意。此寺廟亦為臺灣罕見的日本真言宗佛寺,初建于1905年,寺中供奉湯守觀音,北投民眾都視這座佛寺為溫泉守護寺。
寺廟采明顯的日式風格,大殿建筑為單檐的歇山式面寬3開間,進深亦得3間,近正方形、屋頂向前伸出成為入口玄關、大殿內部地面抬高處鋪上塌塌米,呈現簡樸寧靜而又莊嚴肅穆的日式宗廟之美,而大殿則為高級檜木所造。
寺院左邊涼亭內供奉一尊左手抱嬰兒、右手持禪杖的石佛,一般民眾認為佛像為送子觀音,佛教界人士則認為是日本子安菩薩,為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之一,吸引許多善男信女到此祈求子嗣,而湯守觀音與子安菩薩這兩座神祇,成為寺院的一大特色。
第九站:滿客來拉面
距離普濟寺步行不到5分鐘,就可以看到滿客來拉面的招牌,還有在店鋪外等待的排隊人龍。充滿風味的臺式拉面、金黃香酥的排骨外加招牌溫泉蛋和溫泉豆腐,在微涼的秋夜,是暖胃的良方。
第十站:北投摩托車宅急便
這不是一個景點,卻是北投別具特色的另類街頭風貌,幸運的話,還可以在街上目睹摩托車宅急便的身影─一臺野狼125穿梭北投區大街小巷,溫馨地延續北投獨有的傳統特色。
日據時期因應溫泉業的崛起,游客眾多,又因北投山區地形交通不便,促成了此地獨有的摩托車宅急便文化,往來于北投區內,載人、送貨、代為采買,現在更發展為24小時電話叫車的專業服務,相當便利。
同場加映PART1:北投文物館
這座身處群山之間、占地800坪的典雅庭園及純木造二層日式館舍,建于1921年,前身為北投地區最高級的佳山溫泉旅館,1983年由創辦人張純明先生將其古跡活化再利用為博物館,并成立臺灣民藝文物之家,迄1987年正式更名為北投文物館。館中展示臺灣早期的民間藝術與民俗文物,內容以清末、日治以降至1970年代期間的臺灣民俗工藝為主,現有典藏文物近五千件。
除展覽外,北投文物館也不定期舉辦表演藝術展演、藝文活動以及各式體驗課程,如茶道體驗、茶道正式課、和菓子體驗、佳山抓周等。另設有餐飲空間怡然居,提供精致創意懷石料理及下午茶,讓游客可遠離塵囂、慢食慢活,別具風味。
同場加映PART2:鬧熱關渡節+臺北藝術大學藝大咖啡館
10月31日,臺北藝術大學發起鬧熱關渡節,與在地的各個團體共同舉辦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獨有節目,要參與民眾以作鬧熱的心情,來體驗關渡獨特的文化、生態、藝術、產業生活圈。
重頭戲踩街慶祝在下午1時半開始,所有參加單位一起沿著大度路三段以及知行路踩街、游行,并在街道中進行短暫的定點表演;最后集結在關渡水岸自然公園停車場進行接力大匯演。包括每年在北藝大校慶時,由各學系學生相互較勁的藝陣演出,在鬧熱關渡節也能看到。
參加完鬧熱關渡節,信步走到位于臺北藝術大學的藝大咖啡館,找個可遠眺整個臺北盆地的戶外座位,一邊悠閑地享受下午甜點或簡易晚餐,一邊滿懷期待地等著華燈初上的臺北市展露眼前。
夜幕垂落,盞盞燈光打破了黑的寂靜,成為城市最令人流連忘返的一道美景。這兒的夜景幾乎可媲美
陽明山了,除萬家燈火外,連
臺北101都可盡收眼底,伴隨著車水馬龍的流光溢彩,驚艷四座。
交通信息:
北投市場:北投區新市街30號。搭乘捷運2號淡水信義線至捷運北投站下車,沿光明路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
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區中山路2號。搭乘捷運2號淡水信義線至捷運北投站轉至捷運新北投站,出站后右轉,沿中山路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
梅庭:北投區中山路6號。從捷運新北投站出站后右轉,沿中山路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
北投中心新村:北投區新民路52號。搭乘捷運2號淡水信義線至捷運北投站,出站后左轉,轉搭公交車小22或小9 至國軍北投醫院站下車。
地熱谷:從捷運新北投站出站后右轉,沿中山路直走至底即可抵達。
普濟寺:北投區溫泉路112號。捷運新北投站出站后右轉,沿中山路直走至底,右轉至溫泉路后左轉即可抵達。
北投文物館:搭乘捷運2號淡水信義線,至捷運北投站換乘公交車小25或230,至北投文物館站下車;或搭乘捷運2號淡水信義線至捷運新北投站,走到光明派出所前換乘公交車230,或到泉都溫泉會館站換乘公交車小25,至北投文物館站下車。
關渡水岸自然公園:北投區關渡路55號。搭乘捷運2號淡水信義線至捷運關渡站,由1號出口出站,轉搭公交車紅35、小23(往關渡宮方向),即可抵達。
臺北藝術大學:搭乘捷運2號淡水信義線至捷運關渡站,由2號出口出站,沿著學園路步行或搭乘大學區間車抵達。